字号调节
南美各国的贸易政策变化频繁,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经济体在进口关税、跨境电商税收等方面的调整,对外贸企业的经营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1.进口关税调整
巴西政府近期对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,主要涉及钢铁、光纤电缆、化学品等领域。例如,钢铁产品的关税提高至25%,而光纤和光缆的关税则从11.2%和9.6%分别提升至35%。此外,巴西还对部分中国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,如金属箔、雾化器等。
2.跨境电商税收新政
自2024年8月起,巴西对价值5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商品按件征收20%的关税,并叠加17%的各州标准流转税。这一政策对跨境电商卖家造成了较大压力,短期内可能削弱巴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。
3.对中企的影响与应对建议
针对巴西的关税调整,中企需优化供应链布局,考虑在巴西设立海外仓或与本地供应商合作,以降低关税成本。同时,企业应密切关注巴西的税收政策变化,灵活调整定价策略。
1.进口关税下调
阿根廷政府通过第908/2024号法令,对89种进口商品实施大幅度关税下调,涉及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等领域。例如,小型家电的关税从35%降至20%,汽车轮胎的关税从35%降至16%。
2.重点行业政策变化
阿根廷的关税调整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工业原料领域,旨在降低消费者支出并推动经济增长。这一政策为中企提供了进入阿根廷市场的机会,尤其是在家电、轮胎、纺织品等领域。
3.市场机会与风险分析
阿根廷市场的关税下调为中企带来了新的机遇,但企业也需关注汇率波动和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。建议企业加强与本地经销商的合作,提升售后服务能力,以增强客户粘性。
4.废金属出口禁令解除
阿根廷总统哈维尔・米莱伊签署第1/2025号法令,正式解除了长达16年的废金属出口禁令。这意味着阿根廷的废金属及金属废料可以合法地在全国领土、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内进行临时或永久性贸易。不过,出口商需要提供“声明书”以证明这些材料不属于危险品,并且符合国家和国际规范,包括《巴塞尔公约》等国际规定。
1.南美市场的潜力与挑战
南美市场存在“结构性蓝海”,尤其是在高端市场领域,未被非欧美品牌充分开发。然而,南美市场的政策变动、汇率波动和贸易壁垒等问题,对外贸企业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2.本土化经营的重要性
本土化经营是开拓南美市场的关键。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、消费习惯和趋势,提供符合需求的本土化产品和服务。例如,TCL在巴西市场的成功,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本土化策略。
3.未来政策走向预测
随着南美各国经济的复苏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税调整和政策优化。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,提前布局,以应对市场变化。
1.优化供应链与物流布局
企业可通过建立海外仓、与本地供应商合作等方式,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。例如,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通过本地化组装,享受了生产优惠政策。
2.加强本土化运营与服务
本土化服务是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。企业需提升售后响应速度,建立本地化团队,并通过参加展会等方式增强客户信任。
3.利用政策红利拓展市场
企业应充分利用南美各国的关税优惠政策,重点开拓消费品、工业原料等高潜力领域。同时,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市场份额。
2025年南美市场贸易政策的更新为外贸企业既带来了机遇,也提出了挑战。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动态,深入研究市场特点,灵活调整业务策略,加强合规管理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。
相关推荐